首页_三牛注册_三牛娱乐{平台}
首页_三牛注册_三牛娱乐{平台}
 
首页%天顺娱乐平台%首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05 22:26   文字:【】【】【

  首页%天顺娱乐平台%首页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实践中,“读”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诗歌教学课堂往往书声琅琅,读中理解,读中品味,读中升华,各种朗读方法在课堂中百花齐放。而“写”往往会被忽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标对于“读”“写”的关注,再次强调语文教学中“写”的运用与实践,促使教师在常态教学中对“写”的重视和进一步把握。诗歌教学中亦是如此。

  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应重视写作,促进“读基础上的写”,“读与创作相辅相成”。“读写结合”应在注重“读”的基础上,强调“写”,围绕“悟方法”、“促想象”、“冶情操”三种教学目标进行。

  诗歌的结构美,既包括外在的建筑之美,也包括内在的写法之美。初中阶段学生的诗歌创作属于起始时期。掌握音节、韵脚等涉及音乐美的要素较难。这些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带过即可。而诗歌的结构美则是现阶段学生可接受的。闻一多先生解释诗歌建筑美时指出:“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诗歌的建筑美可以理解为格式美。特别是现代诗中,诗歌的格式与内容或情感精神是有相关性的。以贺敬之、闻捷的五十年代诗歌为例,大量的诗歌学习了玛雅可夫斯基的楼梯体,由上到下逐渐递增字数,表现激情的不断增长、气势的不断澎湃,给人一种一泻千里的感受。这些特点学生很容易即可模仿把握。至于写法美,以顾城的《远和近》为例:“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我觉得/你看云时很近。”整首诗歌以“远”“近”这一组相反概念衍生开来,既是物理距离也是心理距离,让人回味无穷。对于此类诗歌进行仿写,有助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领悟创作方法。如学生仿作《笑和哭》:“失业的日子/妈妈笑着/生病的日子/妈妈笑着/我拿出试卷时/妈妈笑着哭了。”语言浅显,但对于反义词组的对比效果和情感的凸显却已有强烈意识。再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短短四句,却意蕴绵绵,充满无限诗情。究其原因,作者通过“看”和“装饰”两个词,使诗歌在结构上前后叠加,在内容上相互勾连。你看风景的同时也成为别人的风景,你的窗子被明月装饰的时候你也装饰别人的梦。简单的意思通过归类切割和递进式串叠,也可以生出诗情。学生对此仿作,也颇有亮点,如:“柳条摇曳中生出春意,春意绵绵中生你欢乐的笑意。”“你爱云,洁净、柔和、清新;而我爱你,洁净、柔和、清新。”

  一首诗歌的容量有限,学生在诵读中往往能够体悟其中美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些简短凝练的文字激发出学生无尽的想象和联想,引出了学生的共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拥有广博的陈述性知识,能促进阅读过程中词的解码、词义的提取及语言的整合。”但是,由于学生阅历、知识构成、心理层次等多方的不同,对于诗歌画面的再构有所不同。虽然如此,这种感悟却是课堂教学中所亟需的,“写”在画面建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而必要的环节。由于思维的发散性,学生在品读中获得的体会或想象往往显得复杂而无序,充满亮点的灵感也只是瞬间的闪现。而扩写、续写等写作手段往往可以使学生的散乱的感性思维更有条理,也有利于推动学生一步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白居易的《观刈麦》,作者在田间遇到一个贫妇人并与之交谈,这就是主要内容。但贫妇人的悲苦,却是“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几句言语难以描述的。不妨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内容进行扩充。有着怎样外貌、动作、神态的贫妇人,她有着什么样的故事等等,都会成为学生的扩充内容。学生写出贫妇人枯瘦黝黑的脸,麻木又有些悲伤的表情,瘦削的身子,破旧不堪的衣服,迟钝的动作……这些充满哀伤怜悯的描述与诗词有着血肉的联系。学生在想象中写,更能体会诗歌含蓄、意蕴的美。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诗歌短小,却蕴含丰富,以景衬情,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清冷孤单及思人之苦。在这团圆之时,景越凄冷,情越浓重。此处让学生对景进行扩写,通过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构建诗歌氛围,作者内心的孤单凄冷呼之欲出。再请学生对诗人此时所想进行补写,这种孤单凄冷更显有血有肉。

  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扩写、换角度写,以此加深对感情的体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课例《长相思》,王老师在品读词情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请学生把在作者家乡的画面写下来。在王老师舒缓的提醒和音乐的晕染下,学生发挥想象,写出了作者心中家乡的无数可能性。无不恬适美好,令人神往。学生写出的美好故园与征人生活对比,让人唏嘘。辛弃疾的《破阵子》通过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展现作者的壮志未酬空悲切。无论是作者的梦境,还是作者现实的形象,均可安排学生写一写。通过扩写,使短短两阕词更加丰盈饱满,情感的对比自然更加鲜明。有教师因诗小序“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安排学生从陈同甫角度为辛弃疾写一段话。两人经历相似、志向相同,从陈同甫的角度来写,壮志未酬以及惺惺相惜之情倒是更深一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古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意象渲染的悲凉的氛围,同时,通过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温馨和谐的景致从反面衬托词中主人公境况的凄凉,晕染出词人无尽的愁绪。词的讲解中不妨让学生在领悟情感之后,再添上一两处意象,写出理由。学生思路开阔,作答不一。现举两例如下:1、枯草/断草:秋冬之际,草木枯黄,一派萧瑟。枯草暗含凄冷、凄清之感。断草则更含风疾草断,寒风凌冽之感。更能衬托出词人悲凉的心境。2、炊烟:断肠人触景已经无限悲凉。在小桥流水人家之中,再添上炊烟。可见别人一家团聚,共享晚餐,其乐融融。由人及己,别人安乐,自己漂泊。别人共享天伦,自己孤苦无依。愁思绪和悲凉之情,自然更进一层。通过这个小小写的活动,既能加深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学会对诗歌意象的使用,又能再次渲染情感,沉入词境,加深对词人情感的理解。

  前几天,我遇到一位诗人,他说,他写诗,不会考虑读者的因素,只关注内心的感受。

  诗歌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读者需要。如果没有读者,那么,我们还需要写诗吗?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是因为人类需要粮食。如果人类不吃粮食,农民还会种吗?因此,一个诗人首先想到的是读者,其次才是自己。

  如果连读者都不考虑了,又何必写诗呢?不论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还是在网络上发表作品,还是自费出版诗集,你的目的,不就是想得到读者的认可和欣赏吗?如果你不考虑到读者,又何必去写诗呢?一个诗人,在写诗时,首先要考虑到读者。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读者,就没有诗人。读者,是诗人唯一的上帝。

  提起现代诗歌,常有人认为读不懂的诗就不是好诗。也有人常拿现代诗歌与小说、散文作比照,认为诗歌不好懂。诗歌与散文的区别,一如玫瑰与余香,散文是捧在怀里的玫瑰,给人的感觉是如火如荼,芬芳艳丽;而诗歌呢,则是赠人玫瑰后的手留余香。此时,我们虽然不见玫瑰的娇艳,但那种芬芳,却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诗歌与小说的区别,亦如散步与飞翔,散步街头,可见它的一举一动;冲天飞翔,却很难看到它的踪影。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小说家、散文家是厨师,他从菜场买来各种疏菜,经过加工,变成各种佳肴。厨师再高明,我们能从佳肴中看到疏菜的影子。诗人则是酿酒师。当我们品着酒的美味,那是无法看到粮食的踪影。即便是古典诗歌又有多少人能x懂?诗人欧阳江河说:“中国古诗词不也很难懂吗?要不加注释,有很多你根本就看不懂。但我们在读它时,又何尝去怪它难懂呢?因为古诗已经获得了一种阅读上的特权。那就是说,如果你读不懂,那只是你的水平和教养不够,你没有责怪的资格,更别说骂。但当下的诗歌还没有获得这个特权。所以,对于诗歌,尤其是对于诗歌中的有效成分,我们不能只是从它有多少读者,是不是平易近人来理解。诗歌的语言,它可以不用于交流、沟通,它可以保持它全部的复杂性,它的神秘不可解。但它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见证。”诗歌贵在含蓄,这是由它的文体性质决定的。这样的性质,注定它不可能让人一览无余。其实,这是诗歌的一种常态。

  再一个原因,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在技巧上、表达方式上、观念上等方面已发生较大的改变。台湾诗人向明说:“诗歌进入现当代,乃至后现代,受到现代美学原则‘淡化感情、强化感觉’的影响,从前那套触景生情,启齿便是赞美颂歌的习性,早已被现代诗人扬弃。古人那些伤别离,遣悲怀,伤春悲秋的伤风感冒型的俗套,不带真性情的寄情诗,也已经被嗤之以鼻了。现代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和对外物的观察关怀,早已随着进步的时代潮流,而放言高论,而口没遮拦,将古人那套温柔敦厚的词语取代。”如果我们的读者还沉浸在过去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蕴中,没有跟上现代诗歌的“步伐”,读不懂也就在所难免。

  三是我们的诗歌教育没有适应现代诗的要求。现在常有人拿读不懂现代诗来说事,好像读不懂全是诗人的责任。其实,这是不对的。目前,我国的诗歌教育主要停留在古典诗歌教育层面上。一首古典诗歌,首先从形象入手,通过对形象的把握,来表现生活或社会。其次,从语言入手,关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特别注重动词、修饰词和特殊词语的妙用。再次,从意境入手,来评价一首诗的高与低,好与坏。四是从表达技巧入手,主要包括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等方法的运用。五是从结构入手,如层次、角度、“诗家语”等。六是从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入手,来概括诗歌的主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而新诗教育仅停留在对徐志摩、郭沫若、郭小川、贺敬之、艾青、席慕蓉、汪国真等诗歌的解读上。需要强调的是,我丝毫没有诋毁这几位诗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明一下,我们的诗歌教育观念太陈旧、太落后。诗人翟永明在接受“搜狐文化”的采访时说:“中国教育在这方面(现代诗)非常缺失,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学生们在学校里能读到的当代诗歌很少,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当代诗歌是不了解的,除了少数特别喜欢的人之外。”她还说:“在网络上,很多人对现代诗完全不了解,思维完全固定在古体诗,对现代诗读不懂,读不懂就反感,但他又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读不懂,是因为你没有接受这个训练,古体诗你从小受了训练,知道它好在哪里。现代诗你没有接受这个教育,你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但你不能因此就否定它。”试问我们现在有多少读者知道什么叫陌生化、张力、含混、语感、智性、畸联、戏剧性、变形、密度、反讽、戏拟、平面化、零散化、拼贴、杂糅、非逻辑性呢?如果连这些都不了解,又怎么能读懂现代诗歌呢?

  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之外,的确是有一些诗歌读不懂。如果是这样,那就让它自生自灭,或者留给时间解读吧。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因为读不懂,反倒成了唐诗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拉拉扯扯谈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看看中海的诗,看他的诗到底读不读得懂。假如你对现代诗一点不了解,中海的诗的确不好懂,一旦掌握了一些现代诗的技法,那么中海的诗是不难懂的。这叫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限于篇幅,下面我从中海的七首诗中挑出三首进行解读:

  先看看他的《晴雨表》,显然这是一首咏物诗。现代的咏物诗与传统的咏物诗是有区别的,前者强化直觉的想象,陌生化语言和奇特的意象,而后者则注重“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论诗文》)。晴雨表本是预测天气晴雨的气压表,诗人通过个体的直觉、想象和意象,写出了生命的阴晴、冷暖和人生的况味。

  再看第二首《缓慢的烟雨》。诗的第一节,诗人采用暗喻,把江南雨想象成“少女走着,实际是站着/再站一会儿就要成为雨”,写出了江南雨的特征。第二节,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多方位描摹,写出江南雨的轻柔之美、动态之美、神韵之美。第三节,通过“现在鲜有人注意到她”,写出了现代人对江南雨的冷落。第四节,诗人通过“多次写到她”,表达自己对江南雨的留恋之情。最后一节,诗人化实而虚,营造出一种雨的情境和意境,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总之,这首诗不是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来表情达意,而是通过意象、暗喻、拟人等手法,最终,在“零度”的抒情状态中,写出现代人追求物质、追求金钱,而失去自然、美好的精神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也写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安和焦虑。

  最后,再举一首《按捺不住》。诗的开头,诗人写了一次酒醉后产生的直觉、幻觉,通过“名字”、“暗号”、“大写意马路”等意象,写出自己对恋人的追忆,第二节写的是自己与恋人之间一段往事,最后一节,则写诗人失去恋人后的伤痛之情。尤其是结尾,诗人通过“冬树”、“枝桠”、“车辆”、“盲声”四个意象,既含蓄凝练,又给人以意已尽而味无穷的想象与联想。这是一首情诗。它侧重于强化直觉、想象和意象。

  1957年1月12日,复信臧克家:“这些东西(指的18首旧体诗),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诗当然应以新式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在1958年3月的成都中央会议上,他却又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对立的统一。现在的新诗不成形,没有人读,我反正不读新诗,除非给100块大洋。”

  1965年7月21日,写信给诗友,指出:“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但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将来的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

  对待旧诗和新诗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与的观点“同中有异”。与一样终生喜欢旧诗,却又有过所反对的教导身边青年学习旧诗并乐此不疲的实践。

  迄今为止,虽未见专门谈旧体诗词的文章和著作,但可以通过其诗词作品的序跋以及与人谈诗论文时所留下的文字记录来探索其相关观点。例如1925年的《满江红·香洲烈士》序:“……剑念河山依旧,人事全非,不禁怆然泪下者,悲痛之余,词以悼之。”1952年在题字中讲到《过五台山》的写作缘由:“1947年秋,予参加阜平西柏坡全国会议,归时游五台山,时已经,作三绝以纪之。”1954年《戏作》序:“在军委扩大会上,陈总以鲨鱼皮包赠我,即席戏作。”1958年《水调歌头·车中戏作》序:“由莫斯科乘火车回国,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九日,时正图一四失事,戏作。”1960年《草原纪游》序:“……有些趣事,诗以纪之……”1965年《无题》序:“巡视了海洋岛、大长山列岛防务,极为兴奋,特留四句……”1971年《慰同志》序:“毅公卧病,诗以慰之。”1972年《悼同志》序:“同志逝世,诗以悼之。”1977年《游学大寨杂咏》:“……到大寨参观,感触所及,诗以纪之。”可见,的诗歌,大抵兴之所至,或心有所念,或极为兴奋,或悲痛之情,或有感触,因而纪之、悼之、慰之、咏之,甚或戏之,绝不作无病之声。

  较为集中体现的诗歌创作理念和对旧诗新诗态度的是他在广州与诗人蒲风等人的一次谈线月上旬,在梅县同乡、六十五军参谋长兼广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曾其清的一次家宴上,与同为梅县老乡的青年诗人蒲风等人谈诗。

  蒲风展示他出版的十本诗集,并要送给。对蒲风说:“看样子你还不到30岁,就这么多产丰收,真不简单!”蒲风说:“请叶总多多指教。”说:“我看写诗著文,不光要求数量,更需要质量。现在抗战工作忙,要节约纸张和时间。”大家点头称是。接着说:“听说你们不主张写旧体诗,不主张旧瓶装新酒,要把旧瓶子通通打烂,是吗?”蒲风说:“从方向来说,我们主张发展新诗歌,旧诗歌死框框太多,太古板,不易学,不易懂,要入历史博物馆,让位给新诗歌了。”说:“我看不一定。”他指着在座的陈华说:“我看过他写的旧体诗,写得不错嘛。”陈华说:“叶总看到的是我在《抗战大学》上答读者问的那首诗吧。那是一首通俗化的旧体诗,是旧瓶装新酒的一种尝试。叶总过奖了。”

  停了一会儿,庄重地说:“我看旧瓶子不能丢,至少目前不能丢。新瓶旧瓶可以并用嘛。比如演戏,不光要演白话戏,也可以演客家的外江戏、广州的粤剧,不光演《三娘教子》,也可以演《子教三娘》。群众还欢迎旧的,为什么不可以并存呢?鲁迅的‘于无声处听惊雷’,写得多好啊,旧瓶装新酒,装得好会又香又醇。”接着,从蒲风的十本诗集中挑选了《茫茫夜》《赤卫队》《明信片》三本,并说:“《明信片》诗短小精悍,很适合战时的实际。战时要有倚马可待的诗文。希望你们多写好作品,为抗战救国作贡献。”

  将散席时,指着陈华及其女朋友廖琼(中山大学学生,中共地下党员)说:“你们两位是梅县松口人。松口是出山歌状元的地方啊。你们晓得山歌状元刘三妹吗?”陈华说:“晓得,但那些歌词一时记不齐了。”于是,、陈华、蒲风、曾其清和廖琼一起凑东凑西,忆起当年刘三妹与刁秀才斗歌的故事和几段精彩的歌词。很高兴地说:“你们听,自古山歌松(客家话“松”与“从”谐音,也有赞颂松口山歌的意涵)口出,唱得多好。山歌来自民间,植根于群众之中,内容丰富多彩,很受群众欢迎,是一种很好的民间文学形式,历久而不衰。我们写诗要从山歌中吸收营养。”

  事后,蒲风对陈华说:“那天晚上会见叶总,得益匪浅。叶总不仅精通武略,而且也精通文艺,对诗歌有独特的见解。”陈华说:“这点我早就知道了。叶总是个将才又是政治家和诗人。你看他给《抗战大学》的题词和在中山大学的演讲多么富有文采啊。”

  蒲风将这次谈话内容记录下来,发表在《民歌集》上。与蒲风谈诗,对蒲风的诗风转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和一样,都主张从民歌中吸取营养,但他认为旧诗歌不一定会让位给新诗歌。还主张旧瓶装新酒,以旧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新时代的内容。

  似乎也不认同关于旧诗“不宜在青年中提倡”的说法。在实际生活中,他鼓励身边的晚辈和工作人员学习古典诗文,甚至还手把手教他们写旧诗。

  先烈遗孤、著名作家戴晴是的养女。在去世后,戴晴曾撰文回忆了老人家对她词作评点的往事:“他顺口将我称作女儿,很耐心地给我改诗。”“我十四岁的时候,由学校组织到郊区植树,曾写一首鼓动词《清平乐·植树》:三月熏风吹,遍秃山顶,挥镐植树林,石硬心更硬。这黑板报稿放在我自己的桌上,不幸被他看见。他找到我说:‘三月吹的不是熏风。词对形式要求很严,不可以随便增减字句。’”在的熏陶下,儿女们都有很好的诗词修养。二儿子叶选宁在1976年中,跑到广场张贴自己写的哀诗:“人生七十不为天,唯到君归偏恨早。尸骨未曾寒,风雨漫如磐。五十年来事,锤炼人民志。泣血酹忠魂,济济后来人。”

  “”中期,把原北平军调部老部下杨尚德的女儿杨菲菲“收留”在身边。杨菲菲后来曾以崇敬的心情回忆了教她学习古诗文的若干细节:“自从来到叶伯伯身边,我觉得他就像大海一样,那么宽广,那么深沉,那么丰富。我常常沉醉在他的博学里,这委实是一种高尚和优雅的享受。他给我讲古今中外的故事,给我讲古代诗词,并教我诗词写作。有时在晚上,我和叶伯伯去楼后的小山上散步。我常跟在他的身后,背着手,学着他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背诵诗词格律,或者是一些经典诗句,都是叶伯伯给我挑选的。”“我的第一首律诗是失败之作,叶伯伯说轻重音没有掌握好,好几处都是该平不平,该仄不仄。我问可不可以达到及格水平,他摇一下头并拖着长腔说‘否定———’我很失望,但他停了一下,将头转了一圈接着又说‘之否定’,逗得我大笑不止,几乎笑得面肌痉挛。叶伯伯说,我的诗虽然还不成熟,但文字和构思都不错,就算是半个打油诗人吧。我立刻叫起来:‘啊,打油诗人还是半个呀?’叶伯伯还告诉我:这只是开始,一定不要灰心,要多背,多写,熟能生巧。”

  “叶伯伯非常喜欢唐代‘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也常给我讲‘三李’的诗句。我钦佩叶伯伯有那么多的学问,有时我觉得他的每一句话都充满见识、智慧和力量。对于叶伯伯这样的人,你无论对他怎样的尊重和崇拜,仍旧还会感到欠缺。在叶伯伯的身边,我越发渴望知识,渴望丰富自己,也开始喜欢独立地思考很多问题。多年来,我的情趣和修养的培养和形成,不能说不是在那时候受到了叶伯伯的熏陶和影响。当然,我也更崇敬叶伯伯的为人,他的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他也是这样教导我的,要做一个真正的人,不趋炎附势,唯利是图。他曾经为我改名‘白云’,取自于古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他非常详细地给我讲了那首诗的背景和寓意,希望我能成为像白云一样纯洁和高尚的人。‘不移不屈不苟同’是叶伯伯的诗句,是他一生为人的写照,更成为我所遵循的做人的原则。”

  1973年至1986年曾在身边工作的张燕回忆:“叶帅酷爱古典诗词,他从上私塾起,就开始学习古典诗词,以后一直没有间断。到了80多岁高龄的时候,他对一些名篇佳句,仍能整篇整段地背诵下来,而且非常流畅,记忆力之好,使我们都感到惊奇。他自己写了不少诗词,有好几百首,有些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我们在他身边工作,耳濡目染,对古典诗词也有了爱好。叶帅很有兴趣地教我们学习古诗词,给我们讲一些诗词格律常识,有时还让我们学着填词写诗。为了鼓励我学诗词,叶帅专门送给我《唐诗三百首》和《宋词别裁集》。他说:学古诗词,就是要多记多背,不是有两句话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嘛。有一次,叶帅问我:‘辛弃疾的《南乡子》会背吗?’‘不会。’我说。‘给你一个小时,读熟了背给我听。’我赶紧找出《宋词别裁集》,翻出《南乡子》读起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一连读了十多遍,会背了,立刻去背给首长听。背完后,他说了三个字:‘还不错。’这是七十年代中期的事。”

  1972年至1976年曾在身边工作的卢丽华回忆:“叶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经常过问我们学习的事。他鼓励我们学习,要求我们不要荒废青春年华,把在他身边工作的时间很好地利用起来,学文化,学英语。叶帅喜欢书籍,喜欢唐诗宋词,也希望我们有这样的爱好。他告诉我,军科二号楼他有一间书房,要想看书可向我们开放,他还亲自带我去他的书房参观。叶帅言谈中经常说起唐诗宋词,而且经常诗兴大发。由于我受‘’的影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对一些诗词有时听得似懂非懂。这时,叶帅就耐心地进行讲解,每次讲完,还要求我理解、背诵。我在他身边工作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曾把背诗当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琵琶行》《长恨歌》这些长诗,我都是在叶帅的讲解之后背下来的。”

  流行歌曲,中学生喜闻乐见,深入人心,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怕写作文的学生有,怕唱流行歌曲的学生恐怕没有。既然这样,不妨使流行歌曲走进教学,与学生的作文产生关联。下面我们就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流行歌曲在作文中的妙用。

  1.1 在歌声中背牢古诗词:化用古诗词或直接将古诗词谱上曲的流行歌曲不少。如《在水一方》(由《诗经》中的《蒹葭》改词)、《一江春水》(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长相思》(白居易词)、《明月几时有》(苏轼词)、《月满西楼》(李清照词《一剪梅》)、《满江红》(岳飞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等。学生搜集整理后反复吟唱,这样,即使不会背诵,也能够边唱边记下相关诗词名句,记忆较牢固。

  1.2 精彩歌词,信手拈来,充实写作内容。好的歌词,语言精炼、寓言深刻、富有感染力。其内容之丰富,足可表现中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无不曲尽其妙。合理引用,易于引起读者共鸣,成为文章亮点之一。

  学生习作《飞得更高》直接引用:想要成就梦想,就该有非凡的勇气;想要飞得更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引用歌词给人的审美感觉是优美而深刻的。把流行歌曲还原成生活的同时,又提升和诗化了生活。“下笔词绣,扬手文飞”,善于引用歌词,会使我们的作文更蕴涵一份诗意之美。

  (2)仿写:仿写即是仿照原歌词进行改写,使新歌词在思想、意蕴、情调或风格等方面给人以新的情趣和新的启发。

  《怒放的生命》(汪峰)歌词: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的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学生习作《追梦人》仿写:曾经多少次寻找方向,曾经多少次飞越梦想,如今我却感到迷茫,我也想要我的生命灿烂绽放,就像野花在荒山之颠,拥有芳香。

  仿写时,想像是被情感激起,无疑等于给我们插上了翅膀,我们可以在作文中尽情倾吐心声,尽情飞扬文采,写作天赋充分地发挥,写作水平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总之,巧妙灵活地对歌词进行“引用”“仿写”,在每一次作文中,都有歌声在文中自然流淌,犹如吹来阵阵清风,令人精神为之振奋。

  2 妙用之二:统领行文线 歌名(歌词)作题,眉眼传情。我们一直寻找那种浑括简约而有暗示意味的题目,让作文的文眼更具内涵。而流行歌曲中相当一部分歌词具有浓郁的抒情诗味,剪裁化用于眉目传神处,别有一番风味。

  2001年高考以“诚信”为话题,优秀作文《一句话,一辈子》以周华键《朋友》的歌词入文,赞美了朋友间的“一诺千金”式诚信可贵; 2006年广东高考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标题有《我是天使》、《你看你看,天使的脸》等,巧借善用歌词,夺人眼球。

  五色的标题释放着青春的心,细腻而美好的感情,在标题处已绽放,让人有“明眸善睐第一瞥”之感。

  2.2 点亮凤头:古人强调文章开头应如“凤头”,要生动,新颖,引人入胜。

  学生习作《祖母》以“你是我梦魂深处永远不停的思念”为题记,在开头引子部分写道:“你是我眼中唯一的身影,你是我梦里重复的故事,你是我耳边辗转的叮咛。”

  祖母的身影、故事与叮咛烙进了小作者的内心,她不禁要呼喊《你是我心底深刻的烙印》(钟镇涛),对祖母的这份深深思念,在开头处就已坦露在我们面前,也必将烙在我们的心里。

  “回到拉萨,回到布达拉……”从邻居家传来了郑均演唱的这首动听的歌,优美的旋律把人带入了梦般的仙境,仿佛走进天堂一般……

  《回到拉萨》中那句荡气回肠的歌词,使作者找到一个别致的过渡句,嵌入转接之处,使文章从开头的平淡之中忽然转出一个波澜,转出一份惊喜。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用法的好处。

  2.在反复朗读中,增强学生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你所知道的能表示“死”的有关词语,(如:夭折、亡、牺牲、就义、寿终正寝、捐躯……)并和大家简要交流这些词语表达的不同的含义。

  2.一个“死”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词语也表达了对死者的不同态度。同样是死,但是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虽生犹死!你们的脸上写着困惑,也许你们在质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誉为“中国当代诗魂”的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

  【设计意图:从检查学生的语言积累入手,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也从“死”字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直奔诗歌主旨。】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的重头戏在于朗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是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关键句是指诗歌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诗歌的主旨。教师要相机总结找关键句的方法。】

  预设1:这两句写了两种人,并引导学生用词语概括出来。(虽生犹死,虽死犹生。)

  预设2:发现“死”与“活”的不同含义。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还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意思是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意思是缺少灵魂,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死亡,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对待不同的人,势必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语气。请同学们用声音进行二度创作,读出臧克家的心声。

  小结:学习诗歌的最好方法就是朗读。在大家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我们将冰冷的文字读出了温度,读出了内涵,读出了作者的心声。请大家就用这样的方

  【设计意图:用声音进行二度创作是诗歌教学的最高境界。能用声音传情的条件是读懂诗歌的内涵,揣摩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发现的时间,保证他们能在反复朗读的体验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并逐步用朗读再现这种情感。】

  1.这首诗歌一共七个小节,请你自己用刚才领悟到的学法,自学其余六小节。用你的声音进行二度创作,努力读出作者的心声。

  (1)诗中处处有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相应诗句并进行对比朗读。一是每一小节前后两句话的对比;二是第二小节和第五小节,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第四小节和第七小节的对比朗读;三是更加细化的第二小节第一句和第五小节第一句(以此类推)的对比朗读。通过这种对比朗读,既能帮助我们体会诗歌的内涵,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

  (2)发现鲁迅的影子。这首诗的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诗中却一次都没有出现鲁迅的名字。诗中虽然没有鲁迅的名字,但却有鲁迅的影子,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这一表达特点。如“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引导学生联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夫包扎的镜头。如“情愿做野草”,联系鲁迅的作品《野草》,感悟鲁迅就像野草,他活着就是――(生接读“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如“人民永远记住他”,联系这首诗是在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的时候写的,不仅仅是当时,就是现在,鲁迅先生逝世70多年后的今天,《亚洲》周刊仍然把鲁迅的作品评为亚洲所有作品第一名。在《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人》一书中,鲁迅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人民将永远记住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诗句,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将课内外对鲁迅的了解做一次全面整理汇报,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并且体现单元整体教学意识。】

  (3)感受生活中鲁迅式的人物。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写,诗中虽然一次都没有出现鲁迅的名字,我们却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鲁迅的身影。为什么作者在诗歌中不出现鲁迅的名字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纪念鲁迅的同时,还要歌颂很多像鲁迅一样的人。)

  【设计意图:以自学与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发现,充分感受诗人以凝练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活着就应该是为了多数人能更好地活。作者在讴歌鲁迅的同时,启迪人们向鲁迅学习,为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

  【设计意图:名家示范朗读放在最后,其实是给了学生更高的努力目标。学生在享受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之后,他们的朗读积极性会更高,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也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用声音进行二度创作的含义。】

  1917年,胡适的白话文写作主张开启了现代文学语言的多样性,1920年代中期闻一多所提倡的“新诗的格律化”特别强调现代汉诗语言形式上的革新,1990年代韩东所提出的“诗从语言开始”使诗人们再次关注到诗歌的表现形式。这回,韩东们的主张不是针对古文,也不是诗的外在形式(格律、音韵、文法),而是强调现代汉诗语言形式与内容上的日常性,摈弃面向公众的宣传话语,从个人(非政治、道德)或本土(非西方性)意识出发,通过大众使用的口语表现现代普通人的日常性生活。由此,日常性、平民化、口语写作,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诗的重要特征。又一个20余年过去,这一提倡是否使现代汉诗重获了活力?现在的诗歌语言又以何种形式出现?

  中国古代文论中不少关涉文学语言的论说都有关诗歌。南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多篇探讨声律、章句、修辞等语言的外部问题,如说到用字,“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诗颂大体,以四言为正”[1]324,他重视文字本身给文学带来的美感。晚唐具有佛学意识的司空图在《诗品》中以为情不一定要通过文字直接揭示,他提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2],以无字胜有字,提倡含蓄诗风;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提出诗人的“诗家语”,为强调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有所区别;同期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在语言上追求“好奇尚硬”,“夺胎换骨”,“点铁为金”[3];南宋诗论家严羽的《沧浪诗话》语言主张近似司空图,“不涉理路,不落言筌”[4]24,他反对“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骂詈为诗”[4]。对严羽来说,黄庭坚所标榜的写作不是最理想的诗歌写作。欧洲文论史上谈论诗歌语言的篇章不少,例如古罗马的郎吉努斯在《论崇高》论文学语言,他认为通用的词汇有时比高雅的措词更具表现力,“因为选自日常生活,通用词汇可以一眼就被大家所识别”[5]53。他反对用词不当,主张语言的纯洁,“如果有哪位敢用美好庄严的词汇来描述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好像给天真无邪的小孩带上了巨大的悲剧面罩。”[5]52他不追求语言过分的陌生,“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可鄙的毛病都归咎于对标新立异的盲目追求。当下作家已经为此而狂热了”[5]11。

  虽然不同时代的理论家对文学(诗歌)语言的要求各有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到:时代主潮导向下的创作风气与诗人修养、性格结合,最终决定诗歌所使用的语言和方式。我们知道,文学语言由声音、词汇、句子和语调四种要素组成。为论述集中,本文将专注于诗歌词汇的探讨。

  现代诗歌采用何种词汇创作?这一问题貌似简单,事实上,我们常常热心探讨的诸如诗歌是否为大众接受,诗歌何以衰微这些话题都与诗歌语言,尤其是词汇的使用有关。语言是一把立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刃剑,相对造型、表演等其它艺术形态而言,文学更是语言的艺术,文字的艺术。刘勰有言:“言以文远”[1]304,我以为,诗以言存。

  将近花了一百年的时间,我们已经习惯用现代汉语写诗,用书面语之外的口语写诗,诗歌的许多语言规范被破除:诗歌可以用文言雅语,也可以用白话俗语写作,句子可长可短,可分行也可不分行,可用韵,也可自由表达。随着诗歌写作实践的深入,诗人们还认识到:一、现代汉诗语言无法完全摆脱历史的承袭。20世纪30年代的施蛰存在《关于〈现代〉的诗》一文中解释过文言词进入现代诗歌文本的现象:“《现代》诗中有许多诗的作者曾经在他们的诗篇中采用一些比较生疏的古字,或甚至是所谓‘文言文’中的虚字,但他们并不是有意地在‘搜扬古董’。对于这些字,他们并没有‘古’的或‘文言’的观念。只要适宜于表达一个意义、一种情绪,或甚至是完成一个音节,他们就采用了这些字。所以我说它们是现代的词藻”[6]233。二是旧词也能碰撞出新意。诗人梁宗岱在《谈诗》中说到大诗人在用词上的特别,“一个大诗人底绝技,便在于运用几个音义本无关系的字,造成一句富于暗示的词气凑拍、音义浑成的诗。马拉美所谓‘一句诗是有几个字组成的一个新字’,并不单指意义一方面” [6]236。诗人们的看法与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认识如此一致。黑格尔认为诗所特有的一些单词和称谓语,“可用古字,即日常生活中不常用的字;有时也可以铸新词,从而显出大胆的创造,只要不违反民族语言的特性” [7]。

  阅读现代汉诗作品,我们发现,有的诗有韵且自然,有的诗用韵偏颇,有的诗是新词,制造出新的意义,也有的新词令人费解,读者不太捧场。有的旧词让人看上去像读口号标语,无美感可言,而有的旧词经过作者充满智慧的排列组合,完全面目一新。

  从现代汉诗的词汇使用功能分析,组成现代汉诗的词语在表达内容上可分为景语、情语、术语;从韵律上可分为韵语与非韵语,从使用范围可分为书面语与日常用语,从读者的熟悉程度可分为熟语与新词。这些词语组合构成现代汉诗的各种风格,与其它现代文学类型的语言有所不一,并决定着汉诗接受范围的大小与成就的高低。

  “景语”与“情语”古已有之,因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8]而流传广泛。“景语”不等同于现代汉语中所说的指代物体的“名词”,它应指视觉之内所见到的事物,可以是天空大地、自然山水。置于诗歌的意象系统,它是呈现自然意象有关的景语为描写自然景物的词汇,如山水、日月等。广义地说,也应包括指示物体的词语,以及相关颜色和形状的描述词。景语在文字中表现出功能性作用,一为地域或时间的纯粹指代,如“日出江花红似火”。这里的“日”与“江”、“花”都可视为景语;其次景语在作品中体现出比喻,这时它多与文化或历史积淀缠绕在一起,“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在李商隐借景言情的诗文中,我们看到了景语“月”、“珠”、“日”、“烟”在与地名结合的诗句中,产生特殊的情感含义。的语言。“情语”是表达情感的词语,含抒情性语言,也包括情绪化词语,如喜、怒、哀、乐、爱、惧及相关的表情词语。语气词辅助情感抒发,可视作情语的一部分。情语还当包括某些具有情感故事的典故,在诗中起到提示情感作用。如“化蝶”,它暗含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那种生死不渝的情感。现代汉诗中的情语多出现在抒情诗与议论性的诗中。王国维认为景语和情语并无多大区别,也不尽然。只有当景语被赋予象征功能时,景语才可以成为情语。

  随着现代学术和科技发展,专业术语被来自各行各业的诗人带进诗歌,丰富了诗歌词汇。常见的有宗教语言、哲学语言、文化语言、社会学语言,在近些年来,生物学、金融学、数计语言等也在诗歌中可以看到。因为电脑、网络、博客、微博等成为大众交流的主要工具,网络中所使用的术语也逐渐写入诗歌,如淘宝体中的“亲”,常常成为网络诗歌的抒情对象;还有一部分日常用语,被谐音后进入诗歌如“同学”被谐音为“童鞋”,“什么”被谐音为“神马”。。这一类语言因写作者知识的扩展而有扩充的趋势。

  韵语指押韵的文字,它是诗歌语言最外显的形式。在古代诗歌中,它常常成为评判诗歌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现代汉诗是否用韵已完全交由诗人。在富有乐感的现代诗歌中,韵不一定是押尾韵,也可以是行间押韵,或叠韵、随韵、抱韵、交韵等。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用的就是隔行押韵,也有随韵等,戴望舒的《雨巷》用了行间韵、叠韵等形式。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一般采用长短句,尾韵押韵,一韵到底。相对来论,韵语已不是现代汉诗必定的要求,非韵语的诗歌数量更大,凭借口语的自然节奏(语气的急缓、停顿的长短、节奏快慢),穆旦的《诗八首》、卞之琳的《断章》、于坚的《零档案》并未被韵限制,同样被认为是好诗。

  书面语指纸质印刷品上供阅读的文字或公文交流中使用的语言,读者对书面语的要求基本是:用词是否妥当,文法是否准确无误,狭义的书面语指具有文采,使用修辞的语言,偏向古朴典雅的文人语,也被称“文艺腔”。其特点是,句子基本有完整的语法结构,为了情绪的表达使用复句、长短句等方式,形容词和副词,也就是定语与状语等用来修饰形象与心理的词汇相对较多,景语和情语使用密集。日常用语是生活当中使用的语言,属交际性语言,非正式场合使用的口语,也含对日常用品的命名。印刷术发达之后,口语也可能被当成书写文字、被印刷,但那并不成为书面语。诗歌中的日常用语,或口语写作,方便生活的表面形态描绘,语言简短明白。在抒情诗中,书面语是主要语言,叙事性诗歌中,日常用语以口语为主,也与熟语有交集,随着语言的社会化趋势,它还包含标语、网络语等公众在日常交际中使用的语言。

  从语言使用的熟悉度来说,熟语是人所皆知并形成套话的语言,它起先来自口耳相传,是口语的一部分,后经印刷也成为书面语而流传。它有着稳固的语言结构和特定使用范围,有典故、成语、谚语,还有广为人知的标语、道德与政治领域中使用的大词,熟语有着稳定的词语联盟,即使一些比喻性的词语,如“黄河―母亲”这类本体与喻体组成的对应性比喻,通过传播,在一定时间之后因为使用频率高,也成为熟语。

  新词的一类是随着新事物产生的新词语,还有一类指词语的陌生化组合,它可以是熟语,也可以是现有公众话语系统之外,读者不太熟悉的词语,随着诗人的拼贴组合进入读者视野中。另一种是已从生活中消失的古语,在现实中复活,正如前面所引到的施蛰存、黑格尔们对诗歌新词的描述。例如当前新媒体和新的生活当中诞生的词汇,如“”字,来源于古代的生僻字,后被网民们当做网络表情符号传播开来。

  以上所论的词语尽管不是按照统一的逻辑划分,但在笔者看来,词语的多样性能够让我们从多角度观察诗歌与语言文字的关系,而且,与其它文类中词语有所不同的是,在诗歌写作中,某种特殊的语境之下,无论口语还是术语、熟语等都可能发生奇特的性质转换,大致情况如下:

  需做解释的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关景语和情语的原话是,“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8]王国维肯定有景语与情语的,他所强调的是,景语和情语在某种语境下可以转换并等同。的确,凡是以景寓情,借景抒情类的诗大多景语同情语,如“枯藤”、“老树”、“昏鸦”等景语(意象)叠加后,读者很容易感悟到意象中的悲情。

  从语言的功能划分,术语和日常用语一样,皆归为功能性语言。术语为所指较强的抽象性语言,日常语言是交流性语言,而熟语和情语多为所指丰富的议论性语言。最为流行的术语应是日常用语中的一部分,也有可能由新词向熟语发展,小范围进入诗歌。某一时候,术语可转化成与情感相关的语言,如于坚的《零档案》,诗中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有档案类、教育类、医学类等术语,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了对人的现实性存在以及被现成制度所束缚的反讽。

  日常用语、专业术语在诗歌情境、语境的作用下,常常改变原有的语言性质,经过比喻、反复等修辞,脱离原始语言的生产基地而成为具有象征性的诗歌语言。

  诗歌风格的形成与采用何种语言有密切关系。比如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写诗,诗歌再现生活场景和日常人情;使用典雅书面语言,诗歌相对唯美、艺术化,诗句有脱俗超凡之感。韵语写诗,诗歌朗朗上口,便于诵读;非韵语写诗,诗歌可能更注重事件的描述。熟语写诗,如没有创意,诗意流俗,很难唤起读者的激动与美感;新词汇写诗,如果只顾自说自话,完全不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力,不搭桥不暗示,诗歌易被读者拒绝。

  就内容而言,偏向表现现实生活的诗歌常用口语、情语、非韵语、熟语,而偏向浪漫或理想型的诗歌多景语、情语、书面语、韵语、熟语,思考型的诗歌多使用景语、术语、新词、书面语,情语少,对韵语无特别要求。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是一首抒情诗,表达抒情主人公对邂逅后又失落的情感的眷恋。诗歌使用的主要词汇有景语、情语,通过“比”(暗喻)发生意义的转换,“我”转换成“云”,“你”为“波心”,而自然意象“云”与“波心”的关系就比喻成人类意象“我”与“你”互相印照的关系。这首诗既写自然也写情感,因此,景语即情语。

  从韵式上看,这是一首押韵的诗,一二五押同韵或邻韵,三、四句押同韵。两节字数对应。

  从语言的使用范围来看,诗题为书面语,诗歌语言有的是书面语,如“偶尔”、“讶异”等,部分近似口语,在诗行中,为了押韵的需要,有语言倒置,如“讶异”,虽不属口语,但这种情况下在书面可行。再如“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为流畅的口语,诗歌省略了一个宾语,并没有为读者带来障碍。

  徐志摩的这首诗具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抒情诗的特点:文白相间,自由形式,略带韵律,借景语说情事,体现含蓄抒情的风格。

  当下汉诗的语言表达更加多样化,非抒情类的,比较晦涩的大概要属余怒这一类诗。 《圆满》:

  “怪石,在花坛的中央,空的/首先是石,它后面紧跟着/比喻,花蕊,孩子的玩偶/在花坛的周围,在意义被注入/花中的血,唾液,被排净之后/一个石匠盯着,怪石,他惊讶/第一次,回到山中他隐而不出”

  这首诗没有遵循严格的现代汉语规范,最明显的是诗人偏好用词组而非完整句子表达,诗中有景语“怪石”,但它是不是情语呢?这需要在语境中进行判断。第二行的“石”是术语,第三行写“怪石”的功能,用了术语“比喻”,景语“花蕊”、日常语“孩子的玩偶”,第四行为说明性语言,表现情绪,用了日常语“花坛”和术语“意义”。第五行两个名词“血”、“唾液”做术语用,诗人不是从它们的色彩或形状等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第六行,“怪石”由景语回到术语状态,石匠面对空空的假石头,没有工作的机会。这首诗借“怪石”(人造石)这一物体来揭示我们所见许多现象的虚假,它们与本质脱离。这首诗少情语,而具有反讽效果。

  与余怒的诗相比,人们更容易接受徐志摩,因为徐诗中的景语就是情语,情语容易唤起读者的内心感受。余怒的诗,语句破碎,景语无情,术语较多,所指费解。虽然这首诗的意义比徐志摩表达的更富有哲理性,但语言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读者的喜欢程度。

  为了印证公众化视野中当代诗歌的词语魔方的玩转,笔者随机抽取了李轻松的一首新作《梅》(《诗刊》2012年4期上半月)进行语汇分析。这首诗不从姿态和颜色写梅花,它以梅花为抒情载体,通过写梅的经历和文化意蕴表现对梅的偏爱。诗中用的是情语和术语,熟词典故、也有新词、书面语等。以我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对词语的感受力,不揣谫陋(以重要词语和短句为分析单位,括弧中的说明文字为笔者所加):

  1.梅(熟语、景语)是我的病爱(情语、新词陌生化搭配,不是错爱,也不是偏爱)。

  4.丹青(美术术语)有着你的眉目(书面语、熟语、短句陌生搭配)。在悬崖的上边(熟语、书面语)

  6.我在月下煮酒(典故、熟语),煮(日常用语,熟语)这一世的傲骨(短语陌生化搭配,情语、书面语)

  8.何况(熟语、书面语)在我的驿外(熟语、书面语)、境外(术语、熟语)和心外(书面语、术语)?

  12.谁的妙笔(熟语、书面语)专注(熟语、书面语)于我的境遇?(情语、熟语、书面语、短语陌生化搭配)

  13.我要填上一笔(日常用语,口语),尽管(书面语)尤喜长短句(诗学术语)

  20.我不上不下(口语),正好怒放(情语、熟语、书面语,短语陌生搭配)。

  这首诗由20个分行诗句组成。虽描写日常事物,日常用语出现6次,口语 4次,熟语19次,专业术语出现7次,来自美术、农业和诗学,属常识性的术语,不至于造成理解障碍。情语12次、书面语21次,中等文化以上的读者基本可以接受。诗意的产生多在新词和熟语短语的陌生化搭配中,短语搭配的陌生化形式约13次之多,新词1个。且不论这首诗的艺术水准是否超越了陆游《卜算子・咏梅》,单从词语的组合以及陌生化搭配的比例上看,使用频率高的书面语、情语、熟语显示出诗歌的抒情性特点,陌生搭配表现出诗人有创新意识,且考虑到诗歌能为一般文化程度的读者接受。

  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衍生不同的诗歌风格,也会让诗歌素养不同的读者接受或拒绝。一首诗要获得不同文化层次的大众认同,有相当的难度。为此,笔者想以纳兰容若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长相思》为例,进行多种风格的改写,期望探索新的分析思路,使读者能够清晰看到景语、情语、熟语、新词间的词语转换,也了解到不同风格的诗(词)用语会影响到诗意的增失。

  纳词分上下阕,字数相同,头两个短句词性相对,用同韵,后两句尾韵通韵。从词的内容看,“山”和“水”、“风”和“雪”为景语,与量词搭配后词性发生转变。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成分剖析,诗歌缺主语和谓语,山、水为宾语,而且是一对互文性词组,作者为了暗示路远,分开后加量词作补语;风和雪的用法也是如此。作者突出景语意象,为暗示气候不佳,两对词组在上下文形成互文,由景语转为在恶劣的环境中离乡久远,而倍加思乡的情语。“千帐灯”暗示着战事之宏大,参与人数众多。这首词的词眼应是“聒碎乡心梦不成”,为倒装句式的情语,有陌生化组合成分,“乡心”为新名词。“聒碎乡心”指思念家乡的心情风雪之夜,在长途行军之后的短暂休息中,不断被打碎,以表现离家愈远,心情愈复杂的情绪,因此最后一句,虽是熟词熟句,为直接性的情语,有解开陌生搭配之点题之用。这首词意象清晰,意境清冷,明白易懂。

  如果要修改成同样通俗易懂,又带有韵律感的现代文字,可参考歌词的形式。现代歌词与古代诗词不同在于,前者可以是自由形式,只需在韵律与节奏上有所加强,原词中的某些自然意象(景语)在歌词中可为直接的情语替代,歌词写作不避熟语、韵语,按常规方式可如此:

  “跨千山, / 渡万水,/ 沿着榆关那边走,/ 夜深处处亮着灯。// 风刮来,/ 雨打来,/ 想起故乡难入梦,/ 故乡此时无声息。”

  歌曲的美感发生于歌唱者与听众之间的共鸣,因此歌词化写作中,熟语和情语是最佳选择,熟悉的意象有助于提示读者体会“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情感。原词中的第一句“山一程,水一程”,省略了主语与谓语,“山”和“水”为景语,人化,使读者的关注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对战争的破坏产生厌恶感。歌词版中,主语依然没有在文字中显现,但是谓语加入之后与宾语有关系,帮助读者听众想象抒情主体的行动。这种改写,侧重叙事思乡者的情感经历,便于感情的倾吐,但主题过于明确,诗意有所淡化。

  此词还可以修改成去音乐性的抒情朗诵诗,同样采用熟语,与歌词略有不同。歌词版重旋律,通过句子对应、押韵而形成曲调,产生节奏,朗诵诗更重视情感的抒发与节奏快慢的关系。促成朗诵诗的节奏可以考虑情语附加语气词,强化或减缓情绪的抒发,从而控制节奏。公众化的抒情诗较多采用情语。因此,“山”、“水”等本为写景词语(景语),在朗诵诗改写中可以去除象征作用,而只指代路程遥远,还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性的熟语、口语,以调动听众的情绪:

  “走过一座山啊,又有一座山,/ 趟过一条河呵,还有一条河。/ 我们向榆关前行,直至天黑/ 点亮千万盏营灯。// 风一阵阵呵,雪一阵阵/ 吹得思乡的心点点碎/ 梦也做不成!/ 故乡哪里有这些声音!”

  也可以运用新的组合方式,将词修改成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诗歌。所谓现代主义风格诗歌,主要通过比喻、象征、暗示等修辞方法,表达人存在的渺小,流露出悲观的人生态度。在此诗中,“山”和“水”完全可以转换成拟人性与象征性语言,它既保留景语功能,又被拟人化,作为士兵的象征。这时的景语可为情语。

  “又一座高山 / 沉沉 睡了/ 水 哗哗/ 流进梦里/ 微弱的火闪着刀光/ 和星星点燃/ 榆关的夜// 风拍开/ 紧闭的帐门/ 雪飘下/ 无声的悲伤// 送来破碎的故乡/ 和故乡的寂/ 静”

  在这一次改写中,景语经过拟人化,与行路的战士(抒情主体)融为一体,景语即情语。陌生化搭配中的熟语“故乡”不再是一个功能性的名词,而是具象化的,被赋予形状与声音的一个意象,在战士心中被破坏,这才引出思念的悲痛。也就是说,景语、情语、日常用语、口头语在陌生化搭配之后,景语和意境的象征得到强化,诗意才会增强。

  当然,一首好诗如郭沫若所说“不是做出来的”[9],那来自灵魂与性灵中的诗应天然浑成。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时期诗歌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写作者性情与文学素养各有不一,诗歌写作方式当有所变化。作者如果能把创作时所受的感动感染读者,与读者琴瑟和鸣,诗意得到最大程度的阐发,诗歌才算最圆满的完成。假若作者只顾自话自说,设置过多的隐秘机关,让读者进入一个看不到出口的迷魂阵,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限度,诗歌就可能变成高原堆积千年的白雪,成冰,看上去很美,但难以化成灌溉大地的水。

  曾有一段时期,人们对诗人进行专业诗人和民间诗人的区分。专业诗人所作文人诗,多用书面语、景语、情语,陌生语,诗多颂道德品质、人间情怀,也思考终极问题;民间诗人相对偏爱用口语、情语、熟语,景语并非追求象征意义,为起兴而用;来自民间生活的语言更适合描写田间劳作、世俗爱恨;诗句无一定规范,结构随意,言到意到。也有过文人向民间诗学习,其结果表现在语言变化和题材转向,最显著的变化是口语、熟语、日常用语的词语增加,陌生语减少,目的是为了使诗歌能够为大众理解。艾青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代表。他早期诗歌的语汇,多为土地、太阳、黎明、乡村、手推车等一类景语,有颜色,有造型和画面感,而后,他也创作了《吴满有》这一类直接写民众的诗篇,用民间口语而弃文人修辞。政治抒情诗是专业文人与民间诗人共同的写作类型。在这类诗中,写作者普遍用熟语、情语,政治术语,景语是模式化的,如“苏区”象征革命圣地,“红太阳”象征领袖,“星星”象征群众等。

  若从语言的使用习惯上论新时期以来的重要诗人,北岛的诗多熟词、书面语、情语,和能够转化成情语的景语,语言节奏有力,《回答》、《日子》以高密度的景语意象加以陌生化的语法组接见长;而舒婷的《致橡树》、《惠安女》中的景语具有表意性和象征性,向情语转换;海子喜欢用熟语、景语、情语、书面语,但他在诗歌中会设置文化而非政治意义范畴的语境;于坚的诗歌将口语与术语结合,与书面化描写的细节一同组成日常化生活场景,以达到委婉的讽刺效果,情语轻易不出现。伊沙的诗歌多用日常性的口语和情语、熟语,他要批判的正是滥俗,相对而言,王家新、西川、柏桦更少用熟语和口语、术语、多用情语、书面语,保持诗歌的典雅传统。

  “意义”含义较丰富,此处取思想和道理。晋葛洪《神仙传・蓟子训》:“性好清澹,常闲居读《易》,小小作文,皆有意义。” 唐韩愈《答侯继书》:“仆少好学问,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然其所志,惟在其意义所归。”诗歌的主旨与思想统称为诗歌的“意义”。《致橡树》最后写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是文章的意义所在。诗人托橡树之形表一种人格平等、个性独立、相互尊重的爱情观之义,进而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在诗歌创作中,意义是魂,没有了意义,也就没有了诗歌,即使有诗歌,那也是魂飞魄散的诗歌。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舒婷是一个善于经营意象的高手。在诗中,从意象的表征意义分,可分为:极力攀附型的爱情意象,如凌霄花和痴情鸟;单一奉献型的爱情意象,如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独立平等型的爱情意象,如橡树、木棉。从意象出现的组合分,分为单意象,如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群意象,如橡树、木棉、铜枝铁干、红硕的花朵、寒潮、风雷、霹雳和雾霭、流岚、虹霓等,这组意象构成了外表相离,内心相依,共担考验,共享幸福的爱情情境。

  意象的选择在于本义与他义、约定俗成性和象征比喻性的统一。橡树是一种高大常绿乔木,象征雄强刚建的男性,木棉是一种高大的有顽强生命力的乔木,象征温柔独立的女性。选择同是高大乔木作为意象,象征平等、独立、相依又分离的爱人与爱情。用“像刀、像剑也像戟”比喻男性的雄健,用“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比喻女性的深沉和热烈。诗中的“寒潮、风雷、霹雳”和“雾霭、流岚、虹霓”这两组意象互相辉映,比喻同甘共苦。

  “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境是意象的升华。诗中有这样一段: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面:湛蓝的天空下,广袤的大地上,站立着两棵树,一棵是橡树,一棵是木棉,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卓然独立,又“相看两不厌”,微风过处,枝叶沙沙,似相互倾诉,情意绵绵。这是诗人创设的纯净、优美、真挚的爱情意境,也是诗人隐喻的爱情宣言。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是全诗的中心句,也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在。“分离”和“相依”是全诗的中心词。“相依”的情形很多,有“攀援”的、“重复歌曲”的、“送来慰藉”的,也有“根紧握”、“叶相触”、“互相致意”、“分担”、“共享”的,显然,诗人倾向于后一种,“分离”是诗人追求的一种境界,“我……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花朵”,这种“分离”是一种独立、自立的独特表达。围绕中心句、中心词展开是诗歌创作的密码之一。

  如果转换成叙述语句,是“凌霄花攀援在你(橡树)的高枝上,炫耀自己”,显然,“攀援高枝”是凌霄花的本来姿态,“炫耀”则是作者赋予凌霄花的倾向性情态,运用了拟人手法,与“攀援”的本意所指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同样,“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鸟儿)重复歌曲”是自然形态,但是,加上“痴情”、“单调”等具有个体主观色彩的词句,“(鸟儿)重复歌曲”就凸显了另外的含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送来慰藉的泉源”,“衬托威仪的险峰”,这种由本体出发生长出的语言新鲜而富于活力,是诗歌常用的炼词造句的手法。

  苏轼在阅读和欣赏王维的作品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严羽主张诗歌必须“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诗以“橡树”“木棉”为意象,围绕“相依”“分离”创设情境,讲述两棵树的故事。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构成美轮美奂的相依相偎图。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构成了鲜明对比的分离图。而“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相互尊重,相互独立,放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情动辞发,感人至深。

  语言运用设计应该成为现代诗教学的目标之一,句子、段落或文章仿写是常用的形式。如,“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之后,可安排仿写,有些同学能写出不错的诗句,“甚至不像日光,成天照耀着你高大的身躯”,“甚至不像春雨,为你献上久旱的甘霖”,把本义与象征义交融在一起,虚实相间,表里统一,为今后创作诗歌打下了基础。

  如,全诗学习结束后,安排《致木棉》的仿写,想象木棉会对橡树说些什么,这种仿写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关于意义、意象、意境,以及诗歌语言密码的解读,要完成任务非常困难。

  这是一课时的教学,课前学生已预习过课文,疏通完字词。教学目标定位在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课上进行有效的诵读指导,并明确了这首词的主旨是伤离别。之后,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似乎有些茫然,笔者进一步提示:从时间层面思考。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辅以详细的字句分析。如“寒蝉凄切”,“孟秋之月,寒蝉鸣”,词人点明节令;柳与蝉自古就有不解之缘,“拂水飘飘送行色”,“高柳乱蝉嘶”,“寒蝉”暗指离别。再用情语对开头三句作小结: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学生回顾上阙,分析艺术手法……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勾新连旧,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境界中,本是诗歌教学的有效手段;诗意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语本是升华学生对作品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但是,课堂中预设的两个问题,在学生的发言和教师的分析中,似乎有内容的重复,学生间或流露的茫然表情,又让笔者不安。反思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字字分析,句句落实,出现过浅、过细、过多、过滥的繁杂细碎的“问题”,这些碎问碎答,使课堂松散而琐碎,使学生忙乱而茫然;忽视这首词文意贯一、血肉交融的一面。实际上,笔者以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来“驾驭”学生的阅读活动,通过所谓的“问题”,将他们一步步引入笔者的阅读结论中,而缺少学生自主阅读体悟的空间。置身于类似的课堂中,学生总有“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的无所适从,这是诗歌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表现。

  那么如何避免诗歌阅读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提问以提高诗歌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课堂提问的设计,尤其是能使课堂教学中的阅读与互动活动都是围绕它展开的,在诗歌阅读教学过程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即“一问抵多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课堂教学的“主问题”。

  在明确了这首词的主旨是伤离别之后,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写“离别”“惜别”“伤别”的?

  “离别”“惜别”“伤别”三个词吸引学生的视线,激发其探究的兴趣:“离别”是一个事件,更侧重客观的描写;而“惜别”“伤别”即融有依依惜别、忧伤惆怅之情,侧重情感体验。这提醒学生关注景与情,而“怎样写”则提醒学生关注方法。词人通过寒蝉、长亭、骤雨等景物,季节、时间、气候、地点等离境的勾勒来写离别。而全词上下无不沉浸着惜别和感伤,词人描写冷寂幽清的离别情景、营造凄冷沉郁的离别氛围、摹写执手无语的别时情态、预想凄清孤寂的别后情状,不正是情与景的交融、虚与实的结合吗?学生探究完这道题,既体验到别情,也掌握了方法。

  可以说,这个“主问题”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牵动对整首词的理解品读,明晰课堂的教学线条,制约课堂上零碎的、频繁的问答,有效克服诗歌阅读教学中零敲碎打、肢解文本的弊端,学生有了课堂自主体悟阅读时空,其整体阅读活动得以开展,学生真正参与了“品读”教学。

  那么,在诗歌阅读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成功设计“主问题”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

  3.1 从诗题切入:诗歌的题目往往是全诗内容的体现,尤其是题眼,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这个角度设计出来的主问题,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脉络。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围绕诗歌的题眼“归”,设计出“诗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的问题,诗人的情感主线 从内容切入:教学选修教材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时,设计“吟咏诗韵,置身诗境,你体悟到哪些江南之美”的问题,使学生在涵咏词作时,关注“江南之美”,从“春水碧于天”里体悟到江南景色之美;从“画船听雨眠”中感受江南生活之美;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中想像江南女子之美。这一主问题,使学生对词作内容有了整体性把握。

  3.3 从炼字切入:诗歌最能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蕴,为此特别讲究炼字。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悟到炼字的妙处。教学选修教材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时,“采撷你认为炼字了得的诗句并简析”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呼、窥、举”等字,在想象中体悟分析其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提高阅读赏鉴质量。

  3.4 从情感切入:鉴赏诗词主要是把握情感、体会意境。所谓“境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握诗人的情感主调,以此析景悟情,水到渠成。如《声声慢》中抓住诗人的“愁”情,设计“析愁景悟愁情探愁因”的问题,学生将意象、意境、词人身世等因素融入词作赏析中,形成课堂阅读教学主活动。

  3.5 从形象入手:诗歌以表达情感为主,往往会有抒情主人公的活动,甚至也会有简单的叙述。如郑愁予的《错误》,执教者围绕着抒情主人公“我”和“你”,设计出以下问题:“我”是谁?“你”是谁?他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又有怎样的关系?这个主问题是课堂教学线索,牵引着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学生带着问题,怀着兴趣,诵读品味诗中意象和情境;分析形象,思考表达,参与讨论,听取点拨,探究主题。

  3.6 从比较入手:比较阅读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发现问题或矛盾,启发思维,加深认识,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I教材周邦彦《苏幕遮》教学中,设计比较的问题: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学生抓住杜牧诗中的写荷诗句,指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邦彦则对荷的形、神具体描绘,前者取胜在移情,后者取胜在炼字。)

  ②“思乡”在古诗词中是常写的主题,回顾学过的思乡诗作,对比本诗,谈谈它们的写作角度有什么不同?(学生回顾《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泊船瓜洲》《天净沙?秋思》《夜雨寄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学过的思乡诗作,师生就诗人使用的意象及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展开探讨。)

  再如,教学《归园田居》时,在课堂的深化阶段,设计比较评价的问题: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阅读下面的专家评述,议议陶渊明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张铨锡《陶渊明的悲剧及其诗的思想和风格》――“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悲剧。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伟大的诗人和渺小的社会的矛盾,是美与丑的矛盾。”

  “议议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实际上是学生学习诗作之后对诗人情感的整体性拓展评鉴,专家的评述,激发学生思考,引发讨论;学生的观点,促成激烈争论,酿造高潮;教师的看法,深化多重对话,形成波澜。

  以上教例都以“比较”为主线,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抓住某一诗歌鉴赏因素(或情感、或手法、或主题、或评价)设计主问题,形成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同一题材诗作的不同情感、写法的比较;②同一主题诗作的不同意象、写法的比较;③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④同一作者同一时期的作品比较;⑤专家学者对作者或作品的评析比较。

  3.7 从写作入手:诗歌教学除了在诵读赏析中品味诗人情感、体察表情达意的方法外,还应该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以弥补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或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体验到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当然,学生受诗歌情境的感染,往往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激起相似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抓住这些契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幻化成文字,学会诗意的生活。

  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爱的心语”专题是一组爱情诗,教师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诗作,并创作一首爱情诗或写出自己的爱情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单元现代爱情组诗诵读体悟赏析,并通过有效的铺垫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朗诵你创作的爱情诗或谈谈你的爱情观,并简要评价自己的作品(如果是直接抒情,就请谈谈你要表达的情感;如果是寄情于意象,就请谈谈你所选择的意象与表达的情感)。

  我案头的这本散发着墨香的《枣庄咏》就是他们的作品,里面的内容算不上经典,但是充满了真挚的感情,他们把对家乡的热爱揉进诗词里,于是枣庄的山山水水都呈现了鲜活的生命。

  邦亭是有影响力的掌门人,着名诗人蒋红岩对他极为推崇,称之为“诗坛曹子建、当代王子安”。 《管窥邦亭》一文说他是“小小的光亮,可以指引前进的方向”,“栏边袅袅香随客,几度凌波睡眼开”,这样的诗句和他的人一样充满灵性。

  读孙启民老师的诗,你知道什么是钟情山水,能从“长啸狂歌五谱调,欲行且行神态闲”感受到爬山涉水的快乐,你能感觉到绵延不断的山脉在心灵深处延伸着,那种热爱家乡的感情也在心里延伸着。

  孙茂双老师的诗句是一片片 , 当你心烦意乱时,读读他的诗,你会很快地回归安静。“知时老鹊栖高树,诵读钟声月一勾”给你呈现了多么美好纯净的画面。茂双老师对待诗词像个小学生那么认真,他的衣服兜里,总是装着纸条,每每想到好句子都会立刻记下来,夫人在跟前总说他:“看看看,又犯神经了!”。

  “远树风来筛片月, 幽泉波静映重峰。”是田素东的诗句,清幽而淡雅,读后总能感觉到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真意,细品还能领悟其中的禅理。

  王世祥老师的诗和他的书法一样,象淬火的铁,经过了生活的千锤百炼,结实而有份量。面对虔诚对待诗词的他,你感觉只有虔诚地阅读才对得起他。家乡的山水给了他灵感,于是万壑惊石响,千峰怵目吟。这样的诗句脱口而出。

  侯铭倒像那耳喀索斯,俊美而又自负,几杯烈酒下肚,“腾龙岂游浅滩?猛虎怎奔平阳?”连连问:“李白是谁?!”

  “野小不循园径走,篱笆踢倒撵蜻蜓。”,这样的诗句和他的作者一样生动而有灵气。绍伟,无论对他的人还是他的诗,我都觉得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待人宽厚的他,镜片后面有时候会有一些狡黠的目光,难怪他的诗句厚重而有灵气,思想的深度和纯度并存。

  水泥和诗词格格不入,春文的沙灰冰冷,而他的诗歌火热。他在塔吊上下,他在梦想里行走,他散发的热量温暖每一个角落。

  “饮酒心难醉,风多路不平。三千无损益,何处隐归鸿?”,文堂兄的诗多发自内心,他鄙视伪善,这正好I卫诗词的尊严。

  何休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赵小走的文字有一股泥土的清香,因为他不但能从土地里刨出花生还能刨出好诗。“小园颓草上新青,村老飞眉报雨情。”把老农喜雨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好梦展羽翼,苍穹任穿梭。”梁秀英的想象力,虽说不像克里斯蒂那样离谱,克里斯蒂写作文,明明写的秋天,写着写着跑出了一只猪来,于是全力描写那只猪把秋天忘了。可她的思绪总能插上翅膀,她善于扑捉瞬间的情绪,展开丰富的想象。

  庆礼的诗词质地好像是百分之百的 cotton,经过生活的漂洗,朴素低调而有生活的味道。“归家和面磕鸡子,取火燃薪拌小葱。”,我都能闻到鲜葱的清香。

  “石桥一抹横幽巷,素手相执古渡前”,青年篆刻家郑伟的诗句和他的篆刻风格一脉相承,古朴而典雅。

  “唯有虚怀容众壑,奔流浩荡起云帆”,邵明玲的句子没有女性之柔美,倒有男人的豪放。

  接着读,你还会看到容晓湄一袭素衣,吟诵着“几许芬芳春谢却,素笺留取玲珑萼”从唐宋穿越而来。读她的诗词如品一杯清酒,抿一口有淡淡的香气,再品,你就能品出纯美的记忆。“攒了小棒许多支,凝神挑落眉梢喜。”,你不由地想起小时候挑冰糕棍的快乐。

  还有位“大人物”不能不说,教授在中国人的眼里比省长地位都高,孙中才教授熟读兵法又善用兵法,他用欲擒故纵之计,连哄带骗地让王老师费好大的功夫抄写了《幽梦影》。沈德潜曾说:“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教授两者兼备,当然会有好诗。他写诗,大能扛鼎,小能穿针。“更爱泉潭山色映,一声长啸欲不归”读起来豪气顿生。

  还有好多名家的加盟,使这本书更有份量,我对这些能从平凡的生活中体味人生,并安静地用文字来呈现的诗人,有满满的敬意,我不懂诗词,不敢多说,只是因为熟悉上面这些人,才敢以诗词的名义,拉拉家常。

  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现代诗的特点有三: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象丰富。初学写诗,掌握诗歌写作的各种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在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然而,要真正把诗歌写好,仍需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新鲜事物,不断积累经验寻找灵感,方能写出至情至美的诗歌来。

  要让平凡的事物发出美的光彩,就要通过合理的想象。想象是美的源泉,也是诗意的仓库。常言说一个好的想象,它本身就是一首诗,如“张开你的大嘴巴,为人民服务”(何舟《剪刀》)。可见只有发挥想象才能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生命力是想象赋予的,没有想象,写小来的诗歌是干涩。

相关推荐
  • 荣耀娱乐-在线
  • 首页%天顺娱乐平台%首页
  • 恒信注册-注册首页
  • 摩鑫平台摩鑫注册-(指定官网)
  • 宗盛娱乐注册-首选地址
  • 玄武平台-靠谱吗
  • 风暴娱乐-指定注册
  • M5娱乐注册-官网首页
  • 恒煊娱乐-在线
  • 首页/亚太娱乐平台/首页
  • 友情链接: